Friday, January 13, 2012

台湾的民主进程 (History of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n Taiwan)

2012年的台湾大选,出乎意料地成熟、平静。这次除了总统选举外,还有立法委员的选举。(台湾的议会从两院制变成一院制,这次的立委选举113个席位对各个政党获得议会控制权变得格外重要。)虽然各个政党都有造势大会,有电话拉票,有电视辩论,但一切都是成熟的民主国家的规格。走近台湾观察选举,很难想象第一次民主选举仅仅发生在16年前(1996年)。

台湾如此顺利而迅速的民主进程,来源于过去62的发展(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三民主义思想,及1946年的制宪大会,但我们这里只阐述国民党到台湾后的历史):从1950年开始的地方选举,到1960年的思想启蒙,到之后的党外运动,再到1987年解除报禁党禁,台湾的民主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斗争的过程。

1.地方选举

1947年,国民政府在台湾实行地方自治试行办法:村、里长及乡、镇、区民代表民选产生。从1950年起, 台湾地方自治就从"试行"成为"实行"。地方上的间接选举正式确立。

1954年后, 地方上开始直接选举。乡镇长及县市长,议员可以直接选举。开放了省议员直选。但是省长选举没有开放。为保证选举的公正, 成立了中立监督机构—"选举委员会"。党外人士当选的是比例1/7 。

1969年,产生了国大代表, 立法委员增补选条例, 开放空额的国民大会代表和立法委员选举。也就是说,在中央层面出现了一些民主。当年只有15个选举名额(总代表名额1300)。国民党得到大部分名额。但是这个门打开了。

1977年进行五项公职同时选举(县市长、县市议员、台湾省议员、台北市议员与乡镇市长), 这是台湾实行地方自治以来最大的选举。 难得的竞选形势造成”党外人士”参选众多, 选情激烈。国民党籍的许信良在未获国民党提名情况下, 坚持参选桃园县县长, 而被开除党籍。桃园中坜国小投票点发生舞弊事件,引发民与警的暴力冲突, 酿成死亡二人的"中坜事件"。最终许信良在强大民意下击败国民党竞选人, 高票当选桃园县长。

在这次选举中,“党外”人士进行全岛串联,多人以“党外”之名竞选,最后赢得4席县市长、21席省议员、8席台北市议员等。这场大胜利让他们逐渐成为一个非正式的政团。

2.民主启蒙

1) 1960年停刊的《自由中国》--知识分子的先声



《自由中国》杂志1949年在台北创办,由胡适担任发行人。主要的编辑是雷震和殷海光,宣扬自由民主。1957年以后发表了大量批评蒋政权的文章,1960年,雷震联合台湾本土政治人物,共同筹备组织中国民主党。1960年9月4日,雷震遭逮捕,《自由中国》亦遭到停刊。

2) 1971年大众参与的“保钓运动”

台湾各高校学生组织了“保卫钓鱼岛委员会”,组织学生走上街头,举行示威抗议活动,向美国大使递交抗议书。当时台湾处于戒严状态,禁止学生运动尤其是示威游 行。发生在岛内的这一场保钓运动,很快变为要求政治改革的群众运动。

3) 1979年后党外刊物 有30多个

1979年6月,《美丽岛》杂志社在台北成立。80年代也有更多的“黨外雜志”出現。這些雜志報導政治黑幕、社會不公,激烈批評政府,因此也屢屢遭到查禁。但查禁之后,又會有新的雜志前仆后繼的出現。

3.党外运动

1978年台湾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,更多知识分子投入选举,如吕秀莲、台大哲学系教授陈鼓应等人。 “党外”人士以黄信介、林义雄和施明德为中心,成立“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”,作为共同的选举后援组织。这是一个初步的组织化尝试。他们举办座谈会、记者会, 发表共同政治纲领。

1979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,《美丽岛》杂志组织二万多名民众聚集在高雄市,庆祝联合国发表世界人权宣言31周年。这场原为表达言论的演讲集会,到最后演变成警民对峙,暴发了自中坜事件以来党外民主斗士和蒋家政权间最大的冲突,国民党政出动镇暴部队、镇暴车和催泪瓦斯全面围剿,造成双方近200人受伤。

事后第3天,国民党当局开始大规模搜捕事件参与者,152人以“涉嫌叛乱罪”被拘捕,聚集在《美丽岛》杂志周围的党外运动核心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。主要组织者被当作叛乱犯遭到军法审判。这就是成为台湾民主化转折点的“美丽岛事件”(又称“高雄事件”),是当年台湾党外势力直接领导的、与国民党当局展开的一场有组织、有准备的政治较量。1980年2月,警总军法处以叛乱罪将黄信介、施明 德、张俊宏、姚嘉文、林义雄、陈菊、吕秀莲、林弘宣等人起诉。最后判决结果,8人全部有罪,施明德被判无期徒刑,黄信介14年有期徒刑。

1980年底举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,党外势力取得良好战果,整体得票率比70年代更高,约为3成。尤其,几位美丽岛受刑人的家属出来参选“讨公道”,都高票当选。

1981年,美丽岛大审的律师辩护团多人参选省、市议员,谢长廷和陈水扁当选为台北市议员,苏贞昌当选为省议员。

党外政治力量更进一步组织化。 1982年9月, 再度提出竞选共同政见﹔1983年,不同派别分别成立“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”,“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”。 1983年他们参加立委选举。 1985年,两派共同成立“1985年选举中央后援会”,成为1年后正式组党的先声。

4. 台湾解除戒严
1984年10月15日,旅美作家江南在旧金山市郊住宅车库内被枪击,送医院途中死亡。江南遇刺案发生后,美国华人圈和港台舆论界均作出强烈反响,导致国民党政府形象大大受损,蒋经国为之深受震动,准备进行政治改革。

1986年3月,蒋经国主持召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,决议“要以党的革新带动全面革新”。此次会议成为国民党进行政治转型的转折点.

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。1987年,民进党持续发起抗议“戒严”示威游 行活动,要求解除“戒严”。双方就此问题不仅在“立法院”发生严重争执,而且在街头也出现了摩擦。 蒋经国见状决定及早解除“戒严”,以缓和同党外势力的冲突。

1987年7月,由蒋经国正式签署发表,宣布在台湾地区“解严”,持续38年的“戒严令”的就此撤销。党禁和报禁的开放,标志着台湾由极权社会走向自由社会,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。

参考文献:
慧心,“台湾地方选举60年到红衫军运动”,中国选举与治理网,2010年9月24日, http://chinaelections.org/NewsInfo.asp?NewsID=187711
凤凰网:《台湾大选特别策划:台湾民主之路(1960—2008)》http://www.qmhistory.cn/read.php?tid=13604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