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October 26, 2012

读莫言的《四十一炮》:道德的缺失



主人公是一个少年,因为酷爱吃肉及与村长的关系,被聘为屠宰厂车间主任。他想出一套发展肉产量的方法:在屠宰前给牛身上注水,增加重量。书中花了大量章节赞赏“我”的机智,和带领全村致富的贡献。而这种贡献中,包含造假技术带来的福利。对于“我”来说,只要发展产量和赚更多的钱,任何方式都可以用(只要不被查出来)。至于对他人的后果根本不在他考虑之中。

我在想,假如我们的主人公想出来的不是屠宰前注水,而是在牛身上注药呢?我不禁不寒而栗。按照类似的逻辑,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有乙醇兑水,为什么三氯氰胺会进入牛奶,为什么有地沟油。

但作者实际是歌颂农民的这种聪明才智的。其响当当的前提是:我要生存 (“要吃肉“)。那么道德呢?那么“贫贱不可移,富贵不可淫”的基本原则呢?难道中国文化中的“诗书礼仪”,“穷则独善其身”“孟母断机” 等都从来没有存在过吗?

深深感到如今中国人的道德大倒退,而且是全民性的倒退。这种倒退以生存为借口,把人的境界划同于动物求生存的境界。动物是不会有道德的,也不会有廉耻的。

小说主人公关心的不是对他人的危害,而是如何赚钱,而是如何瞒过检查。小说里,所有的检查员都是可以被收买的。那么检查的意义又何在?这样的整个社会的溃烂,真正是可怕的。

去年得奥斯卡奖的伊朗电影《分居》 2011年), 讲的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故事。两个家庭打官司,围绕着男被告是否因推搡在他家里打工的保姆(一个已婚妇人,怀着身孕来打工)导致其流产。两方追求的都是真实,而可怜的保姆对着古兰经不敢发誓,因为她心中不确定(并不是真心欺骗),怕遭到上帝的惩罚,为此她宁可失去赔偿金(尽管她丈夫欠下高额债务)。看完这部电影,深深感到震动。这就是伊朗的诚实教育。因为有宗教信仰,一个人把诚实放在至高的位置。这样的社会虽然有妇女带头巾的压抑一面,但近看却有一股清新之气。

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罪与罚》中,一个失业的大学生穷困至极,为生计所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。但是他承受不了良心的谴责,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,终于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,最终被判流放西伯利亚。这里作家弘扬的是诚实,是基督教的做人准则,它能导致人良心忏悔。

在莫言的《丰乳肥臀》中,“母亲”杀死了其婆婆,但是没有任何忏悔,相反理直气壮。其理由是婆婆过去对她如何恶毒苛刻。在这里看不到基本的道德底线,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。这就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吗?

《四十一炮》中,也有宗教的存在:这就是处处提到的庙和和尚,我们把它称为中国的佛教。可这个庙里的和尚是个花和尚,自己荒淫不堪,如何引导众生?传统佛教里的追求修身养性、洁身自好在哪里?目前在中国,宗教信仰只涂有虚名。佛庙成了官员买“超生”的地方,普济众生变成高收门票,已经失去了佛门的基本法则。

莫言也许是在写实,但是作家的立场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。如果私利导致的不择手段(欺骗)是我们能够认同且可以原谅的,中国的未来又在哪里?如果这样的小说是社会主流,整个中国社会面临怎样可怕的伦理缺失?

莫言的小说语言华丽,故事神奇,但是其内容和思想却反映出社会的无序、道德的缺失。莫言笔下的中国农村,是一个在肉欲狂欢、生理驱动下不择手段的社会,是文明的倒退。如果它预示着中国的未来,实在令人忧虑。

1 comment: